舞台圈App下载广告
查看: 2856|回复: 0

[设计] 观演类建筑观众席坐席排布和视线设计讨论

[复制链接] 二维码
发表于 2021-8-21 21:48:50|来自: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河南郑州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圈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舞台圈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 

x
0.jpg

观演类建筑观众厅的设计目标在于听得优雅、看得舒服。视线的优劣,直接影响观众对演出内容的理解、演出效果的体验感。不同区域座位的视线,也是影响演出票价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。本文对观演类建筑观众席坐席排布和视线设计进行讨论,期望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。

1 人眼视角和坐席关系的讨论
人眼如同一台精密的照相机。其视觉形成机制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可见光进入人眼后,经眼睛的成像系统将物体的像呈于视网膜上,视网膜的像引发感光细胞产生感应。这个感应信号传输给大脑,人眼就看到了物体。

[1]人眼的视觉系统存在惰性和一定的分辨率。正常视力的人,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下,分辨率在1'~1.5'(1'为1°的六十分之一)。当物体的大小或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分辨率时,人眼则无法分辨。

正常人眼的双眼水平向重合视域约为124°,单眼舒适视域约为60°。当集中注意力时,双眼水平向视域将缩小至约30°。通过这三个角度,可以大致计算出剧场观众席首排、中心优质视野区和末排的适合位置(图1)。

 
0.png
图1 人眼水平向视角和观众厅平面各区域的视角控制

首排中心观众看舞台口的水平视角不宜超过120°,太近则无法看全舞台。观众席中心区,通常也是贵宾席区域,水平视角宜控制在60°,这是人眼观看的最舒适区域。观众席最后一排的水平视角宜大于30°,同时,控制最后一排的视距不超过33 m。正常人眼垂直向视域在向上50°至向下70°之间,更好眼睛转动区域在向上30°至向下30°之间。超过这个范围时,人需要向前探身或向下扭动脖子来扩大视野。

一场演出的常规表演时间为120~150分钟。如果人长时间处于向前探身或低头状态,观演时会产生疲劳感,影响观演感受。因此,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57-2016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中,建议观众厅楼座后排观众席更大俯角不宜超过30°,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°[2](图2)。
  

0.png
图2 人眼垂直向视角和观众厅剖面各区域的更大视角控制
2 视点选取讨论
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中,主要针对镜框式舞台视点做出规定,要求视点宜选择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处,即图3中视点1位置。并规定剧场建筑条件受限的前提下,可以将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处的视点向上,在≤300 mm的范围内移动,选择一点作为视点,如图3中视点2位置。或者将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处的视点向舞台空间内,在≤1 000 mm的范围内移动,选择一点作为视点,如图3中视点3位置。
  
0.png
图3 舞台视点选择建议

大型歌剧院需要面积较大的乐池,乐池最前端到台口线的距离往往达到6 m~7 m。由于现在的剧场往往需要兼顾多种演出类型,乐池区域会变为舞台面的延伸,这就需要在乐池的中前部增加参考视点。参考视点的选取位置与剧场的功能定位、楼座建筑条件有关。当剧场有多层楼座时,3层及以上区域的楼座后排观众,看乐池前段往往会受到一定限制,可能会出现看不全乐池的现象[3-6]。

现在出现一些新型的表演形式,将舞台延伸到观众区的前中部,这就需要对楼座区域的观众视线进行特别分析,减小观众视线受限的区域。

3 排距讨论
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对观众席的坐席排距有明确规定,短排法:硬椅排距不应小于800 mm,软椅排距不应小于900 mm;长排法:硬椅排距不应小于1 000 mm,软椅排距不应小于1 100 mm。

[2]通常, 剧院观众厅采用短排法进行座椅排布,且均采用软椅形式,所以剧场排距L采用的常规尺寸为900 mm~950 mm,部分贵宾席排距会控制在1 050 mm~1 200 mm。定义座椅散流器中心点和排距尽端之间的距离为d,行人通行距离为W。受到通行距离、乘坐舒适度、座椅和静压箱出风口位置关系的影响,座椅中心和后排台阶边沿的距离d一般控制在200 mm~300 mm。成年人的胫骨长度在830 mm附近[7]。在排距L固定的情况下,d值越大,W值越小,观众端坐和行走的舒适度也会受到影响(图4)。
  
0.png
图4 排距和人体的关系

通常,排距L=900 mm~950 mm时, 观众在行走和端坐两种状态会产生干扰。坐姿观众需要站立,让行走的观众顺利通过。排距L=1 050 mm~1 200 mm时,观众在行走和端坐两种状态彼此干扰小。

4 台阶升起讨论
视线的无遮挡设计,要求后一排观众视线穿过前排紧邻观众的头顶。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要求每排视线升起的高度不小于120 mm[2]。这是根据中国成年人眼睛至头顶(不戴帽)的距离统计而得出的。当剧场建筑条件受限时,允许采用座椅错排的布置方式,这样观众席台阶的升起高度就可以是隔排升起高度不小于120 mm[8-9]。

完全参考视线升起来调整坐席台阶升起时,会发现坐席台阶是沿着一条弧线提升的,而且每一级台阶升起的高度也不完全一致。当采用错排法进行坐席排布时,台阶逐级提升的高度往往是一高一低的交错式。这与建筑设计规范并不矛盾,只是不符合人行走的惯性。因此,在建筑和视线条件均允许的前提下,可以对台阶升起高度做统一化调整,使每一级台阶升起的高度尽量一致。可以是整个观众席的升起高度一致,也可以分前后几个区域来进行台阶升起高度的统一化调整。当然,这一调整必须是在视线分析满足的前提下,再进行建筑高度调整。

为了与剧场声学效果更好地相结合,坐席排布设计中,可以尽量控制池座每排台阶升起不要过高,这样可以使池座形成前后二到三个横向分区,从而设置一些横向的矮栏板,形成多个声学反射板。例如,迪士尼音乐厅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池座观众席的横向栏板,既形成观众席的分隔,又起到声学反射的作用(图5)。
  

0.png
图5 观众席的横向反射板
5 座椅形式和台阶升起讨论
座椅的设置形式与观众席每排台阶升起存在一些细微的联系,而这一联系在建筑条件宽松的新建剧场中,往往会被设计者所忽视。但是,在一些建筑条件限制多的剧场,即使是座椅在每个横排内前后布置的微小差异,也会成为影响座椅数量或建筑布局的因素之一。

在池座座椅排布时,座椅和后排之间距离d的适当扩大,可以有效降低每排台阶的升起高度。
以笔者参与过的上海一个1 700座剧场为例。在同样采用错排法布置座椅的条件下,当d值从200 mm变为300 mm时,观众厅前区仅仅9排,末排座椅的标高就产生了135 mm的高差(图6),楼座3排产生40 mm~65 mm的高差(图7)。
  

0.png
图6 池座前区坐席台阶高度受座椅安装尺寸变化的影响
  
0.png
图7 楼座前区坐席台阶高度受座椅安装尺寸变化的影响

当然,这一变化的产生还要结合建筑的排距变化。大多数新建剧场中,座椅d值的变化对坐席台阶升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。但是,在一些建筑条件受限或者改建项目中,这些微小的差异也应该被充分考虑。

座椅与后排台阶边沿之间的距离,不仅影响视线排布,也与观众的坐姿相关。d值越小,椅背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越接近90°,观众会呈现一种正襟危坐的坐姿。d值越大,椅背会越向后倾斜,观众会向后倾斜,视线会向上仰视。

同时,d值越大,座椅与后排台阶之间的空隙也会越大,容易出现观众不慎踩空或将物品跌落在前排的现象。可以通过倾斜前排座椅椅背,或是令台阶的装修完成面向前凸出来进行改善。

观众厅池座的前排座椅,建议采用座椅与后排台阶边沿大的布置方式,这样可以缓解观众因为坐的距离表演区太近而产生的不适感。楼座的座椅,宜采用座椅与后排台阶边沿大的布置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每排台阶的升起,避免楼座起坡太陡,从而优化楼座观众的视线、增加楼座观众的舒适感和安全感,以及避免楼座设置台阶护栏(图8)。
  

0.png
图8 座椅台阶护栏和视线分析效果

6 楼座临空面和台阶护栏形式讨论
《剧场建筑设计规范》规定,为了不影响楼座前排观众的视线,楼座栏板高度不应超过850 mm。后排观众席台阶升起超过500 mm时,应设置台阶护栏,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 050 mm。但笔者和建筑师在工作讨论时,均认为这一规定有待商榷。根据《中国各省男女平均身高表》(2015),中国成年男性(老年人、中年人、年轻人)平均身高167.1 cm,女性(老年人、中年人、年轻人)155.8 cm①。而850 mm的护栏高度,大约仅达到中国观众正常身高一半的位置。因此,楼座前排观众存在高空跌落的风险。

为了提高楼座前排观众的安全性,同时又不影响楼座观众的视线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优化(图9)。
  
0.png
图9 观众厅楼座护栏的安全措施

增加楼座栏板横向面的宽度,并顺着视线的方向做一定角度的倾斜。
除常规的楼座竖向栏板外,增加横向护栏,提高安全性。
在楼座纵向走道的前端局部抬高栏杆的高度。
观演类建筑在设计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不同座席区的视线优劣。设计师应从舞台可观看面的大小、座椅舒适度、安全性等多角度,考量观众厅的座席排布,保证视线的最优化设计。  



来源:演艺科技传媒, 编辑:醉挽清风


心有多大,「舞台圈」就有多大!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